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B. 安全常识
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
亚硝酸钠(NaNO2)→有咸味可用于腌制食品
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高楼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呼吸
C.化学与社会D.环保知识
玻璃钢、塑料、涤纶→合成材料
红烧排骨、清蒸鲈鱼→富含蛋白质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A.AB.BC.CD.D

分析 A、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材料的分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D、根据温室效应的形成和白色污染的形成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用铁锅烹调食物时,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可以防止贫血,正确;亚硝酸钠有害,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能用于腌制食品,错误;故归纳错误;
B、煤气泄漏时不能先打开排气扇,因为这样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错误;故归纳错误.
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错误;红烧排骨、清蒸鲈鱼中富含蛋白质,正确;故归纳错误.
D、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正确;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正确;故归纳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本题适合用排除法来解答,只要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说法,可排除该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初中一次课外活动举行了一次有趣的比赛:“谁的四轮车一次运行的距离最远”.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一辆小车,他们往试管中加入两试种剂,塞紧塞子,通过产生的气体喷出时的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了.(可选择的试剂:①碳酸钙,②生石灰,③10%的稀盐酸,④10%的稀硫酸)
(1)测得10%的稀盐酸比10%的稀硫酸pH小,则10%的稀盐酸酸性更强(填“强”或“弱”).
(2)理论上,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小组选择的最符合比赛要求的试剂应是①③(填序号),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另一小组根据同样的推进原理,但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他们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CaO(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有少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什么?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会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元素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已知其氧化物的式量为m,其氯化物的式量为n,则R的化合价数值为(  )
A.$\frac{2(m-n)}{55}$B.$\frac{2(n-m)}{55}$C.$\frac{2m-n}{55}$D.$\frac{2n-m}{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将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的质量为108g.(结果精确到0.1)
(1)铜不能(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
(2)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3)求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填“包含”、“并列”或“交叉”,下同),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2)分类是化学研究和学习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氧;③二氧化碳;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③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某变量 y随x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x表示稀盐酸的质量,则y表示的含义是(  )
A.氯化钠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活中常用到一些药品.
(1)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当胃酸过多时,通常用“碳酸氢钠片”进行治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2)熊去氧胆酸(C24H40O4)是一种味苦的白色粉末,熔点200℃~204℃,易溶于乙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治疗胆结石.
①熊去氧胆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0:1
②熊去氧胆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右图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Cu(OH)2;B的化学式为CuO.再写出由硫酸铜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NO32═BaSO4↓+Cu(NO32
 ②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ADE.
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E.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