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一个 维生素C分子含有
 
 原子;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写出计算过程)
(4)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5)176克的维生素C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维生素C分子的构成来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维生素C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共有20个原子;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8+16×6=176;
(3)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
(4)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
176
×100%≈4.55%

(5)176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
12×6
176
×100%
=72g.
故答案为:(1)20;(2)176;(3)(12×6):(1×8):(16×6)=9:1:12;(4)
1×8
176
×100%≈4.55%
;(5)176g×
12×6
176
×100%
=72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2)如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
(g)
NaOH3191111129313336
Ca(OH)20.190.170.140.120.090.08
①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②把80℃时NaOH和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是
 
;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到原温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其原因是
 

③在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11gNaOH,欲使其完全溶解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D.可以升温到40℃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吴志坚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CO2CaCO3H2OO2
CaCO3CO2H2OO2
H2OO2CaCO3CO2
O2CO2CaCO3H2O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突然却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该同学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则:
(1)你认为这位同学的结论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说出理由为:
 

(2)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要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下列提供所选的试剂有:①紫色石蕊溶液;②锌粒;③碳酸钠溶液;④稀盐酸.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试剂是
 
(填序号).请你从中选出一种适当的试剂,可观察的现象为
 
,则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能恰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
-2价硫元素
 
硫酸根离子
 
n个亚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的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2)液面上升大约五分之一; 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这个实验还可以得出氮气的哪两条性质?
 
 

(4)如果实验完毕后,液面没有上升五分之一,则原因可能有哪些?(答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有错误请在对应的位置加以改正,改正的请写在横线上.
加热12.25g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克
 

KClO3
MnO2
.
KCl+O2
 

122.5       32
 
                                      
12.25g      x
 
 
122.5
12.25g
=
32
x
 
                                        
x=3.2g
 
          
答: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要水的体积
 
.(ρ=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名称 澄清石灰水 高锰酸钾溶液 生理盐水 38°“四特”白酒
溶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