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联系紧密,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铷Rb元素的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2)根据图2中原子核外电子数的排布规律,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3)写出9号和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4)从微观角度可以更好的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图3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解析】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会有气体生成,说明锌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前;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铜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后;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的物质析出,是因为铜把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位于银之前;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锌片表面有银白色的物质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位于银之前;通过ABC即可验证锌、铜和银的活动性。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__.
(2)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表.A和B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C或D.
物质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B、C、D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_______构成的.
②B、C、D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
③一个D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④C、D都由碳、氧元素组成,但它们每个分子的构成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铜/Cu 分子 C 、D 2 不同。 【解析】宏观角度是指物质和元素的角度、微观角度是指原子、分子、离子等的角度。(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2)通过微观示意图可得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而A和B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D为一氧化碳,故A是碳,C是二氧化碳。①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2 B. Cl C. N D. Hg
D 【解析】 【解析】 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金属、固态非金属、或者稀有气体。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 | 4 | 2 | 2 |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
10: 10.5%。 【解析】 根据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前两次都是固体减少4g,而第三次只减少2g,说明此时已经完全无反应,说明剩余的固体为杂质,碳酸钙的质量为12g﹣2g=10g。 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10g x y == x...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和分析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水
B. 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C. 碱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 实验室用KClO3、H2O2溶液制氧气的催化剂都是二氧化锰,故化学反应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A 【解析】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故正确; B、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低,硬度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故错误;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错误; D、过氧化氢制氧气不是只能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硫酸铜溶液、氧化铜等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 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解析】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故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故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选试剂及操作 |
A | 鉴别CaCO3、NaCl 和NaOH固体 |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B | 除去KCl溶液中少最K2SO4 | 加入适量的BaCl2, 溶液,过滤 |
C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硫酸铜粉末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AB 【解析】 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B、硫酸钾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方法可以除去硫酸钾,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D、铁比铜活泼,故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一定相同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
C.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D.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D 【解析】 A. 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例H2O2和H2O,错误;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例CO2,错误;C.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某些分子可能会和原子质子数相同,错误;D.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取得的溶质会变多,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