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是某些气体微粒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用字母回答:
(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
(4)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
(5)图________表示的混合物中,组成该物质的微粒种类最多,一共有________种。
ABDEFCGABDEFG4 【解析】 ⑴由同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ABDEF均为纯净物; ⑵由不同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CG; ⑶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为AB; ⑷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DEF; ⑸属于混合物的为G,如图所示,有四种不同的微粒。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由红色变为银白色
B.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液体温度升高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解析】 A.反应前氧化铁是红色的,反应后生成的铁是黑色的,故看到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故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内有20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电子
C 【解析】 试题A、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章巩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C 【解析】试题 C项操作为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C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章巩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 )
A. 调查取证 B. 上网查资料 C. 做实验 D. 组织讨论
C 【解析】 A、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酸是否为硫酸,故A不正确;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并不能对某酸是否为硫酸做出实验性证明,故B不正确;C、通过向标签残缺的酸中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认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故C正确;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但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
D.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A 【解析】 试题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发生变大。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对微观粒子的一些认识,请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____)
(2)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____)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____)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
(5)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__)
(6)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____)
(7)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____)
√×√××√× 【解析】 ⑴如N原子和O原子可以构成NO分子,正确; ⑵分子的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体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原子个数,还取决于原子体积的大小,错误; ⑶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说,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即无新分子产生,正确; 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⑸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⑹原子在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C. 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 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C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错误;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故操作正确;D、蒸发皿、试管能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操作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少于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有( )
A. 实验时红磷的量不足
B. 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C. 红磷熄灭后没等集气瓶冷却就立刻打开弹簧夹
D. 实验时使用的红磷过量
AC 【解析】 A、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此项正确;B、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则最后进入的水会大于,此项错误;C、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进入装置内的水会减少,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此项正确;D、实验室使用的红磷过量,可以把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使...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