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核内无中子;每个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1个水分子里有10个质子,16个中子,3个原子核.

分析 根据已有水分子的构成以及微粒数量的计算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每个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故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2+8=10个质子;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每个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故氧原子的中子数为:16-8=8,一个水分子中的中子数为8×2=16;一根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核,故填:10,16,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分子中微粒的数量的求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把20g铜(锌和铜的合金)样品放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g,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以下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冶炼金属
B.
大米酿酒
C.
用麻织布
D.
钻木取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钠(ClNa)B.硫酸(H2SO4C.氢氧化钙(CaOH)D.氧化铁(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一滴水中有很多个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彝良县发生较大地震.
(1)发生地震“时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救援队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B.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两例节约用水的做法: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洗衣水拖地(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符号中的“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H2B.H2OC.2O3D.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潜水艇在水下航行,需要不间断地向艇内提供充足的氧气.小明对潜水艇中如何产生氧气感兴趣,于是通过请教老师、网上查阅等方式收集资料并整理如下:
【资料一】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将艇内官兵呼吸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其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
【资料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1.964g/l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称干冰,常用作致冷剂;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为1.429g/l,具有氧化性,可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试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2)若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出224升二氧化碳,试计算将这些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氧气,可得到氧气多少升?(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6
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H:N:S:O=2:4:2:1:4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