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是归类关系正确的是(  )
A.棉花、蚕丝、塑料--合成材料B.纯碱、小苏打、硫酸铜--盐
C.氮气、氨气、臭氧--单质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

分析 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盐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解: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与合成橡胶,棉花和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
B.纯碱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小苏打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
C.氨气是由氮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D.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所以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材料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氧气可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
B.煤矿的矿井要通风、严禁烟火--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试验--二氧化碳有毒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铝比铁化学性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向氯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的变化
B.
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
C.
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
(2)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用H、O、Cl、Na、Fe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氢原子2H;②五个铁离子5Fe3+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②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HCl.
(3)请用上述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根化学方程式:
 ①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pH试纸或pH计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3)实验室用“电解水”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元素,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C(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LiOH(填化学式)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物质的容解度曲线如图,40℃时将6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40℃时形成160g溶液B.若降温至20℃,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若升温至80℃,溶液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