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
【提出问题】实验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
pH<7(选填“>、<、=”)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写出能说明实验方案错误原因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分析 【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 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故填:H2SO4+2NaOH═Na2SO4 +2H2O;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酸或碱可能过量,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而猜想四为有Na2SO4、H2SO4和NaOH,酸碱过可以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故填:Na2SO4和H2SO4;猜想四;
【实验探究】(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而实验中向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故填:NaOH或氢氧化钠;
(2)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溶液中有H2SO4,说明该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故填:<;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
故填: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故答案是: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评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图2实验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实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其pH小于 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丙<乙<甲.
②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B.
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加溶质丙  D.升高温度
③当等质量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甲=乙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剂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镁铝合金xg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1gH2,则x可能为(  )
A.0.8B.1C.1.5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黄铜、塑料、玻璃属于合成材料
B.纯喊、干冰、稀有气体属于化合物
C.硝酸钾、磷酸二氢铵、氯化铵属于复合肥
D.铜丝、石墨、食盐水属于导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除杂方法
ACO2(CO)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BCaCl2(CaCO3加水充分溶解,然后过滤,蒸发结晶
CNaCl(Na2CO3加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CuO(Cu)加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七个主要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加强对空气的质量检测,有利于保护空气,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PM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Cu2O(Cu4C、Cu2C等).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小施建议让炭粉稍稍过量,这样选择的理由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实验与思考】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不能(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拓展延伸】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家用电熨斗的实物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识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③(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①④.
(2)家用电熨斗地板采用生铁制造,生铁的含碳量比不锈钢的含碳量高(填“高”或“低”),用于电熨斗底板说明生铁具有导热、耐高温的性质.
(3)家用电熨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H2O,O2接触而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