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X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 |
B. | 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 |
C. | 该反应中X与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
D. | 反应后氧气可能有剩余 |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计算出X的值;根据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可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9.2g+16.0g)-(10.8g+5.6g)=8.8g;
则:C的质量为:8.8g×$\frac{12}{44}$×100%=2.4g;5.6g×$\frac{12}{28}$×100%=2.4g,故碳元素的质量为2.4g+2.4g=4.8g;H元素的质量为:10.8g×$\frac{2}{18}$×100%=1.2g;则O元素的质量为:9.2g-4.8g-1.2g=3.2g,设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y、z,故C:H:O=4.8g:1.2g:3.2g=12x:y:16z,故x:y:z=2:6:1,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6O.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相对质量比可知:
设C2H6O、O2、CO、CO2、H2O的化学计量数为m、n、g、f、h
则46m:32n:28g:44f:18h=9.2:16:5.6:8.8:10.8
可以得出:m:n:g:f:h=2:5:2:2:6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6O+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CO2+6H2O,
A、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故错误;
B、生成CO2的质量为8.8g,故错误;
C、该反应中X与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正确;
D、反应后氧气没有剩余,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 | B. | ②④⑥ | C. | ①③⑤ | D. | ③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NH3 | N2 | NO | NO2 | |
颜色 |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红棕色 |
溶解性 | 极易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可溶于水或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和所加的试剂 |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 用PH试纸检验 | 加入硫酸铜溶液 |
B | 碳酸钙和硫酸钡 | 加入足量水 | 加入盐酸 |
C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滴加氯化钡溶液 |
D | 硫酸铵和食盐 | 观察颜色 | 加入足量水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探究 环节 | 甲同学的探究 | 乙同学的探究 |
提出 问题 |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
做出 猜想 |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HCl |
实验 验证 |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填“>”、“=”或“<”)7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二.(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 反思 |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盐酸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 |
B.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持续加入碳酸钠溶液 | |
C.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 |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 B. | X表示N2 | ||
C. |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 D. | 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 | B. | 6 | C. | 7 | D.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