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9.2g某可燃物X与16.0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5.6gCO、10.8gH2O和一定质量的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C.该反应中X与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反应后氧气可能有剩余

分析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计算出X的值;根据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可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9.2g+16.0g)-(10.8g+5.6g)=8.8g;
则:C的质量为:8.8g×$\frac{12}{44}$×100%=2.4g;5.6g×$\frac{12}{28}$×100%=2.4g,故碳元素的质量为2.4g+2.4g=4.8g;H元素的质量为:10.8g×$\frac{2}{18}$×100%=1.2g;则O元素的质量为:9.2g-4.8g-1.2g=3.2g,设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y、z,故C:H:O=4.8g:1.2g:3.2g=12x:y:16z,故x:y:z=2:6:1,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6O.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相对质量比可知:
设C2H6O、O2、CO、CO2、H2O的化学计量数为m、n、g、f、h
则46m:32n:28g:44f:18h=9.2:16:5.6:8.8:10.8
可以得出:m:n:g:f:h=2:5:2:2:6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6O+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CO2+6H2O,
A、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故错误;
B、生成CO2的质量为8.8g,故错误;
C、该反应中X与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正确;
D、反应后氧气没有剩余,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推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②Na2MoO4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⑤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⑥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N2NONO2
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②小强同学认为A的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
【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和所加的试剂
方法一方法二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用PH试纸检验加入硫酸铜溶液
B碳酸钙和硫酸钡加入足量水加入盐酸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
D硫酸铵和食盐观察颜色加入足量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图中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
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
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做出
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HCl

实验
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二.(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
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盐酸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图象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持续加入碳酸钠溶液
C.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如图是有关铁的冶炼和化学性质的知识.(“→”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X的化学式为Fe3O4,它属于无机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2)Y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为Fe2+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0价.
(4)反应②的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用气泡冒出,则滤渣的成分是Fe、Cu,滤液中的阳离子为a(填序号).
a.Fe2+       b.Cu2+    c.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明矾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式中x的值是(  )
A.5B.6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