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兰州牛肉面制作中通过添加蓬灰(主要成分K2CO3),使面条劲道有弹性.下列关于K2C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K、C、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O原子构成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

分析 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由碳酸钾的化学式K2CO3可知,它是由碳、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由碳酸钾的化学式K2CO3可知,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C.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D.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2+12+16×3=138,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这一结论产生了兴趣,决定进行亲身验证.

【查阅资料】
①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的操作,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②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初步验证】小华提出先用电子天平称量1.0g的二氧化锰,然后将其与过氧化氢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再进行二次称量,结果发现所得数据大于1.0g,原因可能是没有干燥二氧化锰.
【实验改进】
       小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烘干后再称量的方案,结果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论,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可以尝试蒸发的方法,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深入探究】
       对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的验证,小兵提出可以直接向刚蒸干的二氧化锰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能观察到仍有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小芳对此产生了异议,她的理由是刚蒸干的二氧化锰温度较高,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已确认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实验反思】
        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确起到了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起到这一效果呢?对此,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最终设计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此装置能较快收集到氧气的理论依据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
(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却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这又是为什么呢?此时氧气中混有大量水蒸气,很难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在思考以后,决定对甲装置进行改进,如乙图所示,发现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
【交流与讨论】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启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又共同设计处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图中的加热装置已略去),根据图乙装置的启示,请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可能是吸收水蒸气.
(5)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联系(如曲线图所示),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最低为49%(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现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最高温度控制在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图1为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碘的核电荷数=53;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D(填字母,下同),与Ⅰ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
(3)写出碘化钾的化学式:KI.
(4)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和氯元素位于C(选填序号).
A.同一周期   B.不同周期  C.同一族   D.不同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厨房外闻到了他妈妈炒菜的香味,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炒菜时小明妈妈用到了加碘盐,食盐中加碘可以补充碘元素(选填元素或分子或原子);加碘食盐中实际加入了碘酸钾(KIO3),在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5.
(3)小明妈妈炒菜时锅内的油着火燃烧,小明妈妈立即加入青菜,她这样做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到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2H2O═2K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B.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只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其化学式为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B.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D.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实验室,若不慎把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化学式:H2BO3),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硼酸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B.硼酸分子中氢元素、硼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1:48
C.硼酸分子由3个氢原子、1个硼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硼酸溶液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学习了“酸和碱”后,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围绕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展开探究活动.
【实验内容】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
【知识梳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NaOH+HCl=NaCl+H2O.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NaCl            乙同学:NaCl和NaOH           丙同学:(2)NaCl和HCl
【实验探究】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由此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3)OH-(填离子符号).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理由是(4)氯化钠是反应的生成物,一定存在,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无法确定HCl是否存在,所以结论不正确.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反思与提升】验证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5)可溶性生成物一定存在无需验证,只需验证(6)可溶性反应物是否存在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