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制取CO2
B.
制取氢气
C.
制取氧气
D.
制取氧气

分析 A、从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进一少接触,使反应自行停止去分析;
B、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去分析;
C、从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去分析;
D、从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稍稍向下倾斜、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稍稍露出橡皮塞即可去分析.

解答 解:A、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进一少接触,使反应自行停止,不能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B、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D、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稍稍向下倾斜、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稍稍露出橡皮塞即可,图中试管口向上、伸入试管内导管过长;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熟练掌握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的饱和溶液80g,其中A的质量为16g;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原因是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硬水B.纯碱C.生铁D.青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A(填序号).  A.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B.熄灭酒精灯
(3)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
(5)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通常将CO2先后通过图2所示除杂装置,其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去除氯化氢气体.
导管口的气流方向是C(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
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NO2,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I: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
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步骤II:在图1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图2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NO2NO2的沸点(或低温下NO2能否反应生成液态或固态物质)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frac{\underline{\;\;△\;\;}}{\;}$2CuO+4NO2↑+O2↑.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葡萄糖(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图是病人输液用的葡萄
糖注射液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2:1;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3.3%;
(2)该瓶注射液能给病人提供葡萄糖的质量是12.5 g;
在配制此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过程中,如果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或“=”)5%;
(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取样品36g 于烧杯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加热,实验完毕后称得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质量为1.44g.请计算该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该产品是否合格?(C6H12O6+2Cu(OH)2$\frac{\underline{\;\;△\;\;}}{\;}$C6H12O7+Cu2O↓+2H2O )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
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H+--沉淀法B.NH4+--气体法C.Cu2+--显色法D.CO32---气体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解释
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面积比在固体中接触面积大
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小组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包黑色粉末,老师告诉他们这包粉末是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两种,为了探究这包黑色粉末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
【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炭粉和铁粉;猜想二:可能是铁粉和氧化铜
猜想三: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
实验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少许,加入过量的
稀盐酸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猜想一和猜想二错误
实验二:为了验证猜想三成立,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两种黑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小红同学认为该装置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该装置缺陷后是没有尾气处理,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