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B锌粒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分析 从图乙可知,一开始滴加X溶液时,就有气体或者沉淀产生,据此由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一开始就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项错误.
B、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一开始就有气泡生成,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项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一开始就有碳酸钙白色沉淀生成,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项错误.
D、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列两组装置图都与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有关.

(1)根据如图(A~E)所给的装置,回答问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BC(或BE)(填写序号),反应原理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化学方程式).
(2)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作“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填导管口符号)口进入.
②K装置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它在收集某些能溶于水的气体时,相对于装满水的G装置,具备的优点是植物油隔开了水和气体,可以减少因为气体溶解于水的损失.
③若要收集常温下大约80mL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K(填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往含有FeSO4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只有AgB.滤渣中一定有Fe
C.滤渣中一定有ZnD.滤渣中一定有Zn、Fe、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空气、水、金属等是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原理是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
家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原理是水可以吸收可燃物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2)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H2O;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CO2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B和D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字母).

(3)铝是世界上年产量第二的金属.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熔化的铝被一层膜兜着并不滴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表面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其中X的化学式为H2O.足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等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列有关m1、m2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C.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质量越好
B.“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C.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D.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养成“周密设计、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习惯,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在化学课上,同学们对蓝色沉淀Cu(OH)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查阅资料】Cu(OH)2是一种蓝色固体,又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的制取氢氧化铜的方案如下:先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得硫酸铜,然后用制得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氢氧化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CuSO4+2NaOH=Cu(OH)2↓+Na2SO4
【实验探究】在分组实验时,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①甲组:取一药匙氧化铜加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待黑色氧化铜全部溶解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处,但没有沉淀.
②乙组:取一药匙氧化铜加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待黑色氧化铜溶解并冷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底部存在黑色沉淀物.
③丙组:取氧化铜和稀硫酸混合,然后在酒精灯上共热,待黑色氧化铜全部溶解后,加入2滴管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有蓝色沉淀但过一会儿有一部分蓝色沉淀变成了黑色.
【交流共享】针对以上现象,同学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1)①中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H2SO4过量,滴入的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
(2)②和③结果中的黑色物质是CuO,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填“是”或“不”)一样,原因是②是氧化铜过量,③是温度过高造成氢氧化铜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3)以上讨论可总结出制取氢氧化铜的最好操作方法是可用过量氧化铜和硫酸反应静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总结反思】影响制取氢氧化铜沉淀的因素有哪些?反应物的量;反应的温度(最少写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CO2能否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合作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下列实验,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吗?
【探究活动1】小明同学取充满CO2的塑料矿泉水瓶做如图实验:

小明认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评价不正确,可能二氧化碳溶于水;
【探究活动2】若上述实验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且没有生成NaHCO3,变瘪的瓶中溶液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2CO3和NaOH
为证明瓶中的溶液含有Na2CO3和NaOH,同学们设计了自己的方案.
小霞:向瓶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看到不在出现气泡现象后,再加酚酞,看到溶液变红,说明瓶中溶液溶质是Na2CO3和NaOH
小刚:向瓶中滴加石灰水,看到不在出现白色沉淀现象后,将瓶中混合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再加酚酞,看到溶液变红,说明瓶中溶液溶质是Na2CO3和NaOH
【反思交流】小丽认为,上述两名同学实验均不科学,她认为应向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看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名称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