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C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O3(CaCl2 加盐酸
 B CuO(C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C CO(CO2 通入灼热碳层
 D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粉隔绝空气加强热,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灼热碳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不反应,故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答案为: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硝酸铵②纯碱③一水合氨④碳酸亚铁⑤二氧化碳⑥一氧化碳
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是CO2(填化学式,下同);属于不溶于水的盐是FeCO3,属于含有正五价元素的盐是NH4NO3;属于碱的是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D,属于单质的是D,属于化合物的是B,属于混合物的是AC,氧化物是B.(填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食盐水    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B.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CO2↑+H2O
C.Zn+H2SO4═ZnSO4+H2D.HCl+NaOH═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铁、锌、铜、银、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烘焙蛋挞用的铝箔是由铝制成的,在使用过程中,体现铝的性质B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好  D.抗腐蚀性好
(2)“湿法炼铜”原理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3)在硫酸铜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固体剩余物.向该固体剩余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SO4和Al2(SO43(填化学式).
(4)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将减小
(5)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B.金属M可能是铝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小题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frac{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没有(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C、CO(填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2N;
(2)氧化铝Al2O3
(3)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
(4)符号2OH-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通过一学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小李同学选用装置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用装置C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棉花,用装置D收集氧气判断已集满气体的方法是气泡从瓶口大量逸出;若用装置D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过早收集,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写出一种即可);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美同学利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原理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她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F(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