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对比以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4)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会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棉花的着火点,不会燃烧;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球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填:物质具有可燃性;
(3)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木屑的着火点比煤低,故同时加热木屑先发生燃烧,故填:乒乓球碎片;低;
(4)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
B.由图象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16%时蜡烛就熄灭,这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故正确;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含有16%的氧气,其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共占84%,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属于实验综合题,综合考查课本中出现的重要小实验,在平时学习中对这些重点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等知识加强记忆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B、C、D、E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B、D、E均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不同的状态,A、B、C均为含有相同元素

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若C还可以和某种盐反应转化为A,该盐可能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①③④⑥⑨(填标号)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3)实验室可将②⑦⑩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HCl、CaCl2(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所得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小明同学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现放出氧气的速率太快,原因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大,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还是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经讨论将发生装置由A改为B,其理由是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4)D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
(5)E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操作步骤为①④⑤(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置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偏小.
若②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操作应该是d.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同学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重32.6g,称完时他发现物码放反了,但他仍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5g 以下用游码)(  )
A.32.6gB.31.4 gC.27.4gD.必须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试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时,玻璃管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白磷?充分消耗掉玻璃管内的氧气
(2)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①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②活塞开始向右移动(填“左”或“右”),随着温度    的降低,最终向左移动.
(3)试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4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计算产率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称量并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氮肥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常用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答出6种)等,其中NH4NO3的含氮量为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