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金属资源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是保护化石燃料和金属资源的表现
C.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就不会淡水危机
D.可燃冰和甲烷不是一种物质,可燃冰是未来的替代能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用G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选“a”或“b”)进,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4)工业上用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①若要制取5.6t氧化钙,需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小华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g | 1.5g |
第二次加入5g | 1.0g |
第三次加入5g | 0.5g |
第四次加入5g | 0.4g |
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若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某班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能发生反应,若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贝Ⅱ何时恰好反应。
【设计与实验】
甲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石蕊溶液,再向其中倾倒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乙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且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实验在操作上存在问题,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仅仅操作存在问题,在试剂的选择上也有不足,用“石蕊"溶液可以达到判断二者是否能发生反应的目的,但无法准确判断二者何时恰好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同学们认为还是乙组的实验同时达到了上述两个目的。
【表达与交流】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组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通过上述讨论交流同学们感觉意犹未尽,于是老师给了相关资料(即:酸和盐、碱和盐的反应关系及条件)并提出要求:“要用盐溶液,对上述结论加以证明”,按照老师的要求甲组同学又重新设计并进行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图。
【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在B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和老师探讨以后认为,该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但还需知道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实验要求过高,比较复杂!
【结论与总结】结合上述三个探究过程的比对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你认为在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反应并且要清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设计和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和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才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蓝紫色,放热,生成二氧化硫刺鼻气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会变红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变成紫红色,溶液蓝色逐渐变为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 图A中若红磷用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图B中实验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均不改变,
右边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图C中反应后天平示数减少,有人说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观点是 ;
④ 图D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热水里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⑤ 图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含铅过高危害很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
B.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应注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施用
C.维生素缺乏时,必须通过服用药物来补充
D.霉变的大米会滋生黄曲霉菌,绝对不能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