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易溶于水B.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液态氧和固态氧都呈淡蓝色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分析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C.在降温加压的情况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体,继续降温加压可变为淡蓝色雪状固体,故说法正确;
D.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B.氮气和氧气
C.铁和金刚石D.氯化钠和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填字母序号).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2)①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备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有3处错误.
②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
③“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BCD(填字母序号).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排水法收集CO2时,需观察倒置的试管内液面下降和有气泡从试管口逸出
D.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E.因为CO2是无色气体,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需用燃着的木条“验满”
(3)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
①请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试管外大气压强;
③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
制取CO2的有关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如图B,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O2(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交流:
(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氧气.科学探究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想水泥块是否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
(2)猜想: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双氧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水泥块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中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探究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第二
周期
3  Li
4   Be
5  B
7  N
8  O
9  F 
10  Ne
第三
周期
11  Na
13  Al
14  Si
16  S
17  Cl
18  Ar

(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是硅;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Mg
(2)图A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填①或②或③)①;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
(4)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一条:同一纵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最右纵行的原子结构均为稳定结构,或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变化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用煤燃烧来发电B.家庭用电热水器烧水
C.用风能发电D.三峡电站利用水利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
(3)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B;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的水汽化也吸收热量,将环境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回答下列问题:
(1)纯净物按照其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有下列九种物质:①氧气O2;②高锰酸钾KMnO4;③一氧化碳CO;④海水;⑤铁Fe;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氯化钾KCl;⑧稀有气体;⑨氯酸钾KClO3.在以上九种物质中,可以发现,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③⑤⑥⑦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①⑤,氧化物有③⑥.
(2)“康泰克”是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有PPA(苯丙醇胺)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而被禁用.PPA的化学式为C9H13ON,每个PPA分子中共有24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