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净化浑浊的井水而采用的过滤实验操作图,试回答: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b漏斗.
②该图中存在多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一点: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③过滤后,该同学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经分析,他意识到:是自己在过滤时的“某些错误操作”导致了过滤失败.其“错误操作”可能是(写一种).

分析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解答 解:
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b是漏斗;
②由图中可知,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③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可能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得滤液浑浊.
答案:
(1)漏斗;
(2)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③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3)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过滤需要的仪器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金属生锈
C.
灯泡发光
D.
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适量食用海带(含丰富的碘元素)可预防(  )
A.贫血B.骨质疏松C.甲状腺肿大D.生长迟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实验室用足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当反应时氯化锰与氯化氢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降低至20%,反应停止.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已知:混合溶液中,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该溶质的质量}{混合溶液的质量}$×100%)
(1)二氧化锰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32.
(2)实验小组欲废物再利用,若要将一定量上述制氯气的剩余液体配成含氯化氢8%的除锈液,计算配制80g该除锈液所需上述反应剩余液体和所加水的质量.
(3)制取氯气的质量与时间如图所示,测得反应停止时,剩余溶液质量为101.6g.计算制氯气实验中所用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燃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在物质混合(或反应)等过程中,会存在“1+1≠2”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
A.1 g酒精和1 g水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B.1 g金属锌和1 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温度一定时1 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 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 g氢氧化钠溶液和1 g稀硫酸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B.塑料的使用易导致“白色污染”
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D.羊毛与涤纶可用灼烧法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地沟油,又叫“黑心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M1(C17H12O7)是一种高致癌物质.下列有黄曲霉毒素M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黄曲霉毒素M1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7
B.每个黄曲霉毒素M1分子中质子数为170
C.黄曲霉毒素M1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黄曲霉毒素M1属于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
(2)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填硬水或软水)你认为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煮沸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