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SO2和氮氧化物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等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氧气用于炼钢
C. 氮气用作灯泡的填充剂 D. 乙醇用作酒精灯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NaHSO3
B.NaHSO4
C.Na2SO3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 验 设 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C. 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D. 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_____。 | _____ 。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C。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 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硬脂酸钠属于氧化物
C.硬脂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硬脂酸钠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 定是化合反应
②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相同
③O2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④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有可能不同
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若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那么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A.②③
B.⑤⑥
C.①③.
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5周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 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 氮气 二氧化碳 D. 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