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合理是(  )
A.水在通电下放出H2和O2,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碳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有可燃性
C.锌跟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H2,说明硫酸中含有H2
D.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说明空气中CO2越多越好

分析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碳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碳能和氧气中的氧气反应.锌投入稀硫酸中放出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 解: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碳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碳有可燃性,氧气是支持燃烧,不正确.
C、锌投入稀硫酸中放出氢气,说明硫酸中含有氢元素,不含有氢气,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但不是空气中CO2越多越好,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共含174个碳原子
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物质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已知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7:3,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A.FeOB.Fe23C.Fe3O4D.Fe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新型氧分子,直到2001年11月意大利科学家制造出了这种分子,其化学式为O4,O4液化后的能量密度高于普通液态氧,可用作更强力的火箭推进氧化剂.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gB.它是由两个氧分子构成
C.它是氧元素组成的另一种单质D.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知识的分类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其中一种方法,以下总结各种决定因素中正确的是(  )
A.决定原子质量--质子和电子B.区别元素种类--质子数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D.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但CO在冶金工业中又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
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①CO和CO2;  ②只有CO2;    ③CO2、O2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设计了以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②浓硫酸能吸收水分

(1)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2)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探究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答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a、b、名称:a试管,b酒精灯.
(2)用图1中B装置制取O2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D(填装置序号),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应从a端通入,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如图1中A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改进后的优点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5)该兴趣小组同学还做了如图2中的趣味实验,图中现象是在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双氧水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探究二、如图3是小红同学设计的某探究实验的装置,请你协助他共同完成下列实验相关的内容.
(1)实验探究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收集的信息数据:①空气中N2占78%,O2占21%,其它其它及杂质占1%(按体积计)②O2可支持燃烧③红磷、硫、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方案设计:利用A在空气中燃烧以消耗空气中O2的实验完成(填写字母).
A、红磷   B、硫   C、木炭
(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到瓶中约占瓶中体积的五分之一
(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6)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7)结论分析:若实验所得结论与实际结论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红磷的量不足
b、没有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8)启示:通过该实验,我们预测瓶中剩余氮气的一个性质: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实验改进】小刚同学查得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二元论设计如图4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80.054.5126.0
(9)【交流表达】
①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Fe+2H2O+O2=2Fe(OH)2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2%(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写出一个即可)①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图甲的实验方法,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Cu2O.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木炭成块状,实验时先要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A(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32:3       B.40:3       C.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是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