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实验探究总是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标签缺损的溶液,如下图。为了确认其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NaHCO3 猜想四:NaOH

(设计实验一)

小明取少量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读取数据,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从小明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_也一定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二)小红取适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此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于是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王认为仍然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以下表格中的数据。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21.8

9.6

(分析结论)从资料显示的数据,再结合药品的标签,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交流)(1)Na2CO3和 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弟”,其中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Na2CO3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另一种气体而转变成 NaHCO3。请你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可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继续实验,将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进行反应,并用数字化实验装置pH传感器测定了溶液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3)0-50s时,同学们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请你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5)C点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遇到稀盐酸都会产生气泡 碳酸氢钠常温下溶解度太小,不能达到12%的溶液 作发酵粉 CO2 + H2O+ Na2CO3=2 NaHCO3 Na2CO3+HCl=NaHCO3+NaCl 碳酸氢钠 HCl、NaCl

【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故不能确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钠是显中性,故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于;稀盐酸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均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故不能确定一定是碳酸钠溶液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故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76%,故不能达到12%,故不可能是碳酸氢钠;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发酵粉等;

(2)碳酸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CO2 + H2O+ Na2CO3=2 NaHCO3。;

(3)ab段加入盐酸的量较少,故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

(4)ab段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故B点溶液显碱性;

(5)C点时稀盐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并且有稀盐酸过剩,故C点的溶液中溶质有生成上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稀盐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取20g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精确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中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①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20℃时取18g KNO3 18gNaCl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50g水充分溶解,现象如图乙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a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 “<”“=”) 。

(2)要使丙图中的NaCl溶液恰好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g NaCl固体。

(3)除去固体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先加水加热溶解,再_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00g水中加入120g固体,充分搅拌,在不同温度下存在①②③④四种状态.对这四种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状态①为不饱和溶液, 状态②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B. 状态①降温至10,110g晶体析出

C. 各状态的溶质质量分数:

D. 将状态②加水200g再降温至40℃可达到状态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的产物中有碳酸氢钠( NaHCO3)、氯化铵(NH4C1)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如下,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

B. 30℃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

C. 3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D. 30℃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⑴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⑵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⑶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4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⑸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电解水时相同条件下如果负极产生 15mL 气体,理论上在正极应产生_____mL 气体。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

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加入氧化钙③加入水④蒸发水⑤升高温度⑥降低 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选填数字序号)。

(3)向装有等量水的 A、B、C 烧杯中分别加入 10g、25g、25g NaNO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图二中能表示 Na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

③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 100g 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 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甲<乙

C.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

④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NaNO3 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NaNO3 溶液则所需 20% NaNO3 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小明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100-106.7=3.3)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和小明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明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