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白磷 | 木材 | 酒精 | 木炭 | 红磷 | 无烟煤 |
着火点℃ | 40 | 250~330 | 558 | 320~370 | 240 | 700~750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测定导电性 | 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 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
与镁作用 | 氯化氢的水溶液: ① ① | 化学方程式: ② ②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 |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 | 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 | 化学方程式: ③ ③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④ ④ |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 CO2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
向收集到的CO2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 ①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硫酸浓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气体体积(mL) | 35 | 47 | 55 | 51 | 42 |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现象和 比较 |
有少量气泡 | 气泡比A号试管多 |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 下表是在通常情况下,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