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昭通)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待反应停止后(不考虑反应中水分挥发,不考虑空气成分参加反应),请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酸过量和金属过量两个方面分析.如果硫酸是少量的,则产生的氢气量是由硫酸决定,产生相同的氢气,有金属剩余,天平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锌刚好反应完,铁有剩余;如果硫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量由金属决定,由于金属的质量相同,产生的氢气量放入铁的多,最后天平指向放锌的一边.
解答:解:A、若天平平衡,说明硫酸不足,全部参加反应;
设金属的质量为1g
Fe+H2SO4═FeSO4+H2
56               2
1g            
1
28
g           
Zn+H2SO4═ZnSO4+H2
65              2
1g            
2
65
g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等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锌粉的质量要多,所以铁粉一定有剩余,故A说法错误;
B、若天平失去平衡,说明酸过量,金属全部参加反应;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多,故天平会指向加锌的一方,故B说法正确;
C、根据A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故反应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C说法错误;
D根据A分析可知:若酸不足,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放铁的一边不一定比放锌的一边生成的氢气多,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天平问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解答时可以依据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酸过量或金属过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昭通)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昭通)(1)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酒精
酒精
(写名称).
②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胎,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升高温度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升高温度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③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④小明书写的一个不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氧化汞加热分解HgO═Hg+O2↑,请你检查后说出不正确的理由是
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
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

(2)下列句子中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①②④
①②④
(填序号),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②水受热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铁的密度是7.86g/cm3,熔点是1535℃.
(3)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此时溶液的pH
7(填“>”、“<”或“=”),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
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已反应,若继续滴入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pH将
降低
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昭通)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A、B、C,回答问题(1)~(3).
(1)实验A中,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达到着火点
达到着火点

(2)实验B中,能充分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天平仍保持平衡
天平仍保持平衡
,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质量分数,种类不变
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质量分数,种类不变

(3)实验C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
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
,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氢氧化钠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氢氧化钠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昭通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分)(2012?昭通)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待反应停止后(不考虑反应中水分挥发,不考虑空气成分参加反应),请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的铁一定没有剩余
B.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针一定偏向放锌的一边
C.反应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轻了
D.放铁的一边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锌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