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集气瓶 D. 量筒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 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 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 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 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学堂上要学习碱的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里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 , 原理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 .
(3)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原因是 . 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4)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3)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5)【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证明反应的发生.
(6)【应用】通过反应可以知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若一瓶氢氧化钠长期敞口放置,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证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先加入 , ①硝酸钙②氢氧化钙③硝酸钡④氢氧化钡(填写序号),出现沉淀,再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SO42—、NO3—、Ba2+、Cl— B. Cu2+、Na+、NO3—、OH—
C. H+、Ba2+、K+、NO3— D. K+、CO32—、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方法),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杯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4)【记录与处理】 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注射器读数/ml | 60.0 | 85.0 | 88.0 | 89.0 | 89.5 | 89.8 | 89.9 | 90.0 | 90.0 | 90.0 |
据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mL
注意:若答对下面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6)根据你的认识,在图2中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7)【反思与评价】 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 , 实验Ⅱ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20g此样品,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所得数据见表:
序 号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第1次 | 20 | 16 |
第2次 | 20 | 12 |
第3次 | 20 | 8.5 |
第4次 | 20 | n |
(1)上表中n的数值为 .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 .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