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金属和酸溶液的置换反应,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硫酸汞C.硫酸锌D.氯化铝

分析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盐,不能生成正三价的铁盐.

解答 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氢的前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汞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用汞和硫酸反应制得硫酸汞,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锌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铝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单质和盐酸相互作用时能否反应及其生成物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海水、湖水都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设计装置】

【讨论探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A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改用B装置制取,则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在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集气瓶内的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位置不变,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无变化,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拓展提高】
(4)该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制取获得的CO2进行性质验证:

①通入CO2后,D中试液变色,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变为紫色;
②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F烧杯中的蜡烛先后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④D、E处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变慢后,若继续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相应的酸,产生气泡的速率变快.由此可推断,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并用嘴吹灭酒精灯
B.化学实验中所有剩余的药品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朝着自己或他人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B.金属M可能是铝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前后有2种元素的化合价改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分解: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为证明高温条件下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Ⅰ.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没有任何明显现象,B中液体变红色,A实验的作用对照.
III.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的石灰石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煤气灯的燃料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来源于石灰石的分解.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结合丙同学2次实验的数据计算: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总质量是10 g.
(3)为了探究丙同学实验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先将固体杂质滤去,再将得到的滤液置于烧杯中(过滤时液体损失忽略不计),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3所示(友情提示:添加碳酸钠溶液0g~5g时只有气泡产生,5g~xg时只有沉淀产生).请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O点(未添加碳酸钠溶液时)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是C(选填序号).
A.CaCl2     B.CaCl2和Ca(OH)2    C.CaCl2和HCl
②A点处对应的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x是多少?(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然后向燃气公司报修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D.对于不明原因的失火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宏微结合,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应培养的核心素养.
(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BCE(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化合物的是D,属于是氧化物的是D.

(2)如图是三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角度看,物质F属于纯净物(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变化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②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Ⅰ、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Ⅱ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氢原子,变化Ⅲ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
③试写出变化Ⅲ表示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