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 ,收集装置可以选择D,选择这种收集方法的理由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他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答案】
(1)试管,酒精灯
(2)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 K2MnO4+MnO2+O2),集气瓶底未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解析】 (1)①②的仪器名称分别是试管、酒精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的装置,发生装置应选择A ,收集装置D是排水法收集,选择这种收集方法的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 K2MnO4+MnO2+O2)。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放少少量的水或细沙可避免,他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底未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收集方法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比较铝、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铝丝和锌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C.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味道,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常用到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国家标准。稳定态二氧化氯作为蔬菜防腐剂的最大使用量为0.01g/kg,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2)为打击在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公布了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孔雀石绿(化学式C23H25ClN2)是其中的一种。关于孔雀石绿下列说法不正确是(填序号)。
A.孔雀石绿属于有机物 B.孔雀石绿由C,H,Cl、N四种原子构成
C.孔雀石绿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孔雀石绿不能食用
(3)小刚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想知道绿孔雀石和孔雀石绿的化学成分是否相同,和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实验流程如图:
①小刚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孔雀石绿和绿色的孔雀石并非同种物质,绿色孔雀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
②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铵(NH4NO3)是由铵根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3-)构成的,在农业上可用做化肥。则硝酸铵的NH4+和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A.+1,-lB.-3,+5C.+2,-2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或溶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其中B可做气体肥料.C由两种元素组成.
(1)若A、D都是重要的气态还原剂,E是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E;
②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仅次于铁的金属,请回答:
①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A、D;
②D和足量C反应的现象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黄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