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塞上瓶塞,于是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
①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设计实验】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①不成立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猜想②成立
【反思与交流】
(4)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2NaOH=Na2CO3+H2O.
【探索与拓展】(5)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小明称取18.6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00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5.6g.求该样品中碳酸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设计实验】如果溶液变质则溶液中存在的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可加入稀盐酸溶液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来判断溶液是否变质;NaOH变质是因为NaOH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一般用稀盐酸检验.如果进一步探究是否完全变质,可以先加入足量的钙离子或钡离子,把碳酸根全部除去,然后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还有氢氧化钠.
【反思与交流】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来思考;
【探索与拓展】根据题中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设计实验】(1)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一般用稀盐酸检验,如果有气泡产生,就证明已经变质.故①不成立;
(2)如果进一步探究是否完全变质,可以先加入足量的钙离子,把碳酸根全部除去,
(3)然后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证明NaOH已全部变质.(12分)
【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2NaOH=Na2CO3+H2O,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探索与拓展】:根据题意可知放出气体质量为4.4g,是CO2的质量.
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frac{106}{x}=\frac{44}{4.4g}$
x=10.6g
因此碳酸钠的质量分数=$\frac{10.6g}{20g}×$100%=53%
答案: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猜想①不成立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猜想 ②成立 
【反思与交流】CO2+2NaOH=Na2CO3+H2O;
【探索与拓展】53%.

点评 本题探究了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过程中经常要连接仪器.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带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B(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4)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集气法;
(5)请从如图1装置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
b→h→i→d→c→-→-…(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2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酚酞溶液变红;
②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M;(填“K”、“L”或“M”)
(7)将CO2和O2通入图3进行分离,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B.
A.CO2、O2    B.CO2     C.O2     D.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H2,DFeSO4,FCu.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硝酸钾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硝酸钾的质量3.0g
C.用25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化学符号表示:
(1)5个氨根离子5NH4+ 
(2)三个磷原子3P
(3)负2价的氧元素$\stackrel{-2}{O}$
(4)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Mg}$Cl2
(5)两个氮分子2N2
(6)2个铝离子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硫酸的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提示:分解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化).X、Y、Z、E、W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根据上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X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为氯化铁(化学式).
(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
(3)加稀HNO3的作用是除过量的氢氧化钠.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上述4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①④(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灭火,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3)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欧诺个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