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不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
B、地下煤层自燃
C、溶洞的形成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是由于碳酸钙与酸雨反应造成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
B、地下煤层自燃是由于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溶洞的形成发生了两个反应: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分解,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
(1)根据图中现象分析,A表示的金属是
 

(2)根据图中现象可知,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弱的是
 
(填金属名称);
(3)写出金属C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图中现象可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微观与宏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1)D物质由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物质A和位置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
 
(从微观角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铜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B、+4C、+2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杂设计操作和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并干燥
B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
C MnO2 KCl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D NaOH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溶液蒸发至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点燃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2)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
 
,F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5)实验室中检测物质C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