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题(一)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 ℃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轮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A 管接电池_____极(填“正”或“负”)。
(3)检验 B 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
(4)某学生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A、B 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试管气体体积(cm3) | 6 | 12 | 20 | 29 | 39 | 49 | 55 | 65 | 75 | 85 |
B 试管气体体积(cm3) | 2 | 4 | 7 | 11 | 16 | 21 | 26 | 31 | 36 | 41 |
仔细分析实验数据,1-4 min 内A、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 2:1,可能的原因是____。
从第 8 分钟开始,每分钟内 A、B 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2: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为进一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右图),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 A、B 的质量,结果测得 m(H):m(O) >1:8,比理论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编号)。
A.通入的氢气未经过净化干燥 B.装置 A 内管口有水凝结
C.氧化铜没有完全还原 D.装置B 同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三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________;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质子数________电子数(填<>=);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