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
B.反应微观模型中只有3种单质分子
C.反应过程中,金原子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D.该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有变化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待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质量还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小红按下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按照图2所示,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可说明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请给出合理解释_____。
拓展延伸: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①: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3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②: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③: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3)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4)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图是某车间回收Cu、Ag、Ni的工艺流程,已知,2Cu+O2 +2H2SO42CuSO4+2H2O。
(1)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_______;
(2)滤渣③中回收的主要金属是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______Fe(填“>”或“<”)。
(4)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固体A除主要含有铜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为了进一步提纯铜,可以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①存在的物质除了水和硫酸,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监测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 臭氧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PM10
(2)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鼓励焚烧秸杆节约能源
B 尽量少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
C 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D 在天然气燃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
(4)化石燃料是_____(填“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会产生CO2。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C 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D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长柄V型管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
(1)碳酸氢铵热分解及其产物检测
①乙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甲,乙两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甲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过程没有乙实验环保
B甲实验根据“固体消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乙实验更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2)探究微粒的性质
①如丙装置所示。先在B处放浸透无色酚试液的长纸条,后住V形璃管A处加试剂X,观察到B处白色滤纸条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且X的值为53
B.图中Xb段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且Y值为63.6
C.c点时,溶液的pH>7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E_________;H____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4)加热少量液体除了图中仪器外,还需要_________
(5)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在F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6)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用F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_________部分;正确熄灭F火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但意外的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Ⅱ.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紙变蓝。
Ⅲ.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紫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_,猜想三: 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成立 |
(2) |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拓展应用) 。
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__。
Ⅱ.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猛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