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 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叫做中和反应
C 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D 盐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2)海水经蒸发、结晶制得的粗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
①海水制盐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______。
②写出流程图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③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都有什么?______
(3)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克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克。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0.9%(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⑤属于同种离子 D.①容易与④形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微型装置F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__(填选“a”或“b”)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
B.盐类物质模型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模型
D.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关系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几种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是一种氧化物,B、C属于同一类别的化合物,D、E属于同类别的化合物。D是一种难溶性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E→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B→E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A | HCl和FeCl3溶液 | NaOH溶液 |
B |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 稀HCl |
C | 镁铝合金 | 稀HCl |
D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BaCl2溶液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硫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
(1)硫酸中所含根的符号是__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任写一种)。
(2)将浓硫酸稀释和将固体氢氧化钠溶解都会______热(填“吸”或“放”);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其原因是______;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稀硫酸不仅能与碱反应,还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2SO424.5g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制得氢气的质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