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形成铝离子来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解答 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故填:132.9;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方框内填写:13-2-8=3;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3;Al3+;
(3)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属于第三周期,故C错误.
故填: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物质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W |
反应前质量(g) | 50 | 1 | 1 | 23 |
反应后质量(g) | 2 | 45 | 28 | 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 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C |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 |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
D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但酸碱中和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 |
B.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
C. |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
D. | 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g | 3 | 5 | 20 | 7 |
反应后质量/g | 10 | 5 | 8 | 待测 |
A. | 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 B. | 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
C. | 反应中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7:8 | D. | 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 |
B. | 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
C. | 清理沼气池前应先通风 | |
D. |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