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条件一定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密度和性质一定相同
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分析 根据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来分析此题,均一性指的是溶液各部分性质完全一样,即溶液各部分的颜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都相同,稳定性指的是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质和溶剂长期共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解答 解:A:溶液有稳定性,故A正确;
B:溶液有均一性,故B正确;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C错误;
D、溶液不一定没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 稳定、均一、透明、澄清这些都是溶液的性质,但一定要注意溶液可不一定没有颜色,其实咱见过的很多溶液都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向蓝色,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利用废铁屑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足量的废铁屑与430mL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cm3)反应(假设废铁屑中除铁以外的物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求(结果保留整数):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
(2)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某科学探究小组在实验时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验其变质情况.首先取氢氧化钙样品12.2g于锥形瓶中,加入32.8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9.2%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图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地球上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铁、铜等,它们主要存在于矿石中,而把矿石冶炼成金属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工厂用赤铁矿炼铁,其反应设备是高炉,原料是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试写出反应设备中由下往上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100吨含氧化铁85%的赤铁矿可炼出多少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继续溶解的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4年南京青奥会,志愿者们穿着的宣传衫就是再生涤纶制造.再生涤纶属于(  )
A.无机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纤维D.复合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集气瓶
B.
   坩埚钳
C.
    药匙
D.
 石棉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显蓝色.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pH.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加入Zn或者Na2CO3(填化学式),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得出结论】通过分析与实验得出结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片(或 Fe、铁粉、铁丝等),该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