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分子式H2O、H2O2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防止E锈蚀的方法刷漆等 (答出一种即可).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CS2

分析 根据题意,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则B元素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D元素为硫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E元素为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则B元素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D元素为硫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E元素为铁元素.
(1)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则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为水、过氧化氢,其分子式分别是H2O、H2O2
(2)D为硫元素,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为了防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4)B、D两种元素分别是碳、硫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为$\frac{3}{12}$:$\frac{16}{32}$=1:2,则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S2
故答案为:(1)H2O;H2O2;(2);(3)刷漆等;(4)CS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是元素的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是(  )(选项中是瓶Ⅰ、瓶Ⅱ中试剂)
A.Ca(OH)2    NaOHB.NaOH      Ca(OH)2
C.稀HCl    Ca(OH)2D.NaOH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将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填“A”或“B”).
(2)30℃时,将20g物质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D.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U形玻璃管左、右两端均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OH-、Cl-、CO32-;B同学:含有OH-、Cl-、Ba2+;C同学:含有OH-、Cl-(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论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加入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钡离子,所以B同学“自己的猜想不成立”的结论正确,但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若离子的成分是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滴加硫酸钠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所以“A同学的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H2SO4(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C同学去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一般应加入适当的、适量的试剂,验证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65%.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科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图2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环保或污染小.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B.
液体的pH值由低到高
C.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D.
常温常压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弱到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