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梅江是宁都县的母亲河,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肥皂水可以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生活污水不需要处理可任意排放

C. 吸附是进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可以大量使用

A 【解析】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B、生活污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不能任意排放,故B错误;C、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不能再进一步净化水质,故C错误;D、我国淡水资源缺乏,而不是丰富,要节约用水,故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H是紫红色金属,G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他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F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Cu2+ 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C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铁,C是二氧化碳,D是铁;G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E是氢氧化钙。G是碳酸钙;H是紫红色金属,铁和硫酸铜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专题二空气和水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 我不易溶于水 B. 我具有可燃性 C. 我能供给呼吸 D. 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解析】 试题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向上排空气法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变浑,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时,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性质,方法是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变浑,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的水是一种单质 B. 纯净的水中不含有任何化学元素

C. 只要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净水,就能饮用 D. 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

D 【解析】 A、纯净的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纯净的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项错误;C、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的物质,不一定能饮用,故选项错误;D、纯净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饮用无益健康,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收集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 铁丝表面生锈

C. 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 D. 铁丝的温度没达到着火点

C 【解析】 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说明没有的燃烧现象,也是就没有发生铁丝的燃烧,所以所有分析围绕燃烧来进行,更确切地说是铁丝的燃烧条件来进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有一定的接触,且接触越充分越容易燃烧;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B、铁丝生锈或表面可能含有油漆时,铁丝可能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________?

明确观察的目的,作好观察的心理准备;突出观察对象,追逐观察的目标;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培养观察思路;采用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 【解析】 根据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规律分析可知:1、明确观察的目的,作好观察的心理准备;2、突出观察对象,追逐观察的目标;3、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培养观察思路;4、采用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多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合成药物 抑制细菌和病毒

B. 生产化肥、农药 增加粮食产量

C.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 合成食品添加剂 增进人体健康

D 【解析】 A、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后制出新物质,合成新药物用来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所以A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B、粮食生产需要营养,生了虫子后需要农药来医治,所以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故B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就能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故C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D、合成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不利,不应食用食品添加剂,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在古代人类很早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的三句话来解释。

①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②温度达到了木头的着火点,且木头与氧气接触,木头便燃烧起来;③钻木头时,克服了摩擦力而做功。正确解释钻木取火原理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

③①②; 【解析】 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顺序为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