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10℃,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填“>”、
“<”或“=”);
(2)20℃时,将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是62.5g,该温度下欲将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解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g;
(3)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乙物质.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等.

解答 解:(1)据图可以看出,10℃,甲乙两物质溶解度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故填:=;
(2)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将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2.5g,得到溶液的质量是12.5g+50g=62.5g,该温度下欲将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解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frac{25g}{100g+25g}$=(100g+x)×10%,x=100g,故填:100;
(3)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物质,故填:蒸发.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2CO+O2═2CO2    化合反应B.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
C.2H2O═2H2↑+O2↑  分解反应D.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放置很久的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放置很久的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放置很久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放置很久的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放置很久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是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实验不足以证明就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NaOH溶液变质后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体.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NaOH和Na2CO3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上瓶盖.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Cl-、Na+(填符号);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Ca2++CO32-=CaCO3↓(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
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腐蚀掉.其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x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y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z g残余固体,且x>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 g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Z g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3价Fe元素
D.溶液中一定不含Cu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生活中存在的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 CO2+2H2OB.CO2+Ca(OH)2═CaCO3↓+H2O
C.CaCO3+2HCl═CaCl2+CO2↑+H2OD.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 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中考化学实验考查要求组装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AC装置.若改用高锰酸钾,装置须改动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2)若重组一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会选择BD.选择这套装置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和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一丰在进行该实验前对装置B进行了气密性检查,具体方法是将注射器连接在装置B 的右端导管处.在拉动注射器的同时,若气密性良好,我们将会看到长颈漏斗末端冒出气泡.
实验结束后,小豪、佳琪和宇飞就试管中“废液”的成分产生争议.几位同学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小豪用pH试纸测得试剂瓶中液体的pH值=1,由此推断液体中一定含有溶于水的氯化钙、
稀盐酸和水三种物质.
②佳琪将一颗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废液中,开始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看到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③宇飞想对废液先中和,然后回收氯化钙.他忽然想到,如果把检验CO2后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与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和其他同学一起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用实验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的成分:
操作现象结论
(1)(1)仍有没反应的氢氧化钙
(2)(2)还含有生成的碳酸钙
【步骤二】: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
他取少量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后变红,逐滴加入废液,看到现象时说明恰好反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①无气泡生成,溶液变为无色,②Ca(OH)2+2HCl=CaCl2+2H2O.
【步骤三】从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钙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酒精    乙醇    C2H5OHB.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熟石灰  氧化钙  CaOD.小苏打   碳酸钠    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
釜底抽薪:使得炉内没有了可燃物,即可燃物与炉内助燃物分离,导致“釜”下之火熄灭;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低;
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沙里淘金:利用黄金的物理性质(很大密度、不溶于水、金属光泽)进行工作.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这也和黄金稳定的化学性质有关或它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
点石成金:要点一:如果石头中原来含有金元素,经过“点化”是可以变成金子的.
要点二:如果石头中没有金元素,用化学方法“点化”是不可能得到金子的,因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
要点三:如果这里的金不只是指狭义的“黄金”而是指的金属,那么,有些石头(金属矿物)是能够经化学方法冶炼(点化)成金属单质的,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