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稳定性.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H4HCO3═(NH42SO4+2H2O+2CO2↑.
(4)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有还原性,也能还原氧化铜.试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分析 (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电子层数=周期数;
(2)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可以引发温室效应;碳酸盐遇酸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该原子有2个电子层,属于第二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具有稳定性;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4HCO3═(NH42SO4+2H2O+2CO2↑;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故答案为:(1)6;二;
(2)稳定;
(3)温室效应;H2SO4+2NH4HCO3═(NH42SO4+2H2O+2CO2↑;
(4)CO+CuO$\frac{\underline{\;\;△\;\;}}{\;}$Cu+C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碳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要理解碳的性质特别是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检查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
A.伸入瓶中间B.伸入瓶底C.放在瓶口D.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1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
(2)操作Ⅱ应选用图2的装置是B(填序号).

(3)小刚取少量液体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基本无泡沫,说明液体丁是硬水.操作Ⅲ应选用如图的装置是A(填序号),经过操作Ⅲ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的泡沫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科学小组设计并开展如图实验:

已知,将这包固体溶于水中,有蓝色沉淀生成,测得其溶液pH=13;步骤Ⅱ中过一段时间后沉淀消失,溶液变蓝色,无其他现象,步驟Ⅲ、Ⅳ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量: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硝酸铜和硫酸钠.
(2)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证据是步骤Ⅱ加入盐酸引入了氯离子.
(3)实验步骤Ⅱ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HC1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请在坐标图中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钠.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该物质是

碳酸钠
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请回答: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过多的胃酸,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
(2)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经历着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以下对酸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③①②(填序号).
①与碱作用时失去它原来性质的就是酸
②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③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表示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阴离子
阳离子
OH-CO${\;}_{3}^{2-}$
H+溶、挥
Ca2+
A.①处物质是Ca(OH)2B.①处物质微溶于水
C.①处物质可治胃酸过多D.①处物质属于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
 选项 物质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NaOH溶液、浓硫酸 通气、收集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NaOH(Na2CO3)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所示,A、B、C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的装置,D为研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KMnO4固体制取并收集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B(填编号).
(2)若某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D实验中火柴头比火柴棒先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