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如图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③④⑥.(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分析 (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实验2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即氧气约占空气总量的$\frac{1}{5}$,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3)锥形瓶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所以气球先膨胀,燃烧熄灭后,冷却到室温,由于白磷熄消耗瓶内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气球有变小;分析以上三个实验知: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和加热的作用,所以①说法不正确;②实验2中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②说法不正确;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所以③说法正确;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说法正确;由④知,⑤说法不正确;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说法正确.

解答 解:(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实验2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即氧气约占空气总量的$\frac{1}{5}$,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所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故答案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3)锥形瓶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所以气球先膨胀,燃烧熄灭后,冷却到室温,由于白磷熄消耗瓶内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气球有变小.分析以上三个实验知: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和加热的作用,所以①说法不正确;②实验2中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②说法不正确;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所以③说法正确;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说法正确;由④知,⑤说法不正确;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说法正确.所以答案为:气球先膨胀后缩小,③④⑥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对空气中氧气的测定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4月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CO3 B. KNO3 C. K2SO4 D. 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黄龙洞是张家界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洞中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它们形成的化学原理为:①H2O+CO2+CaCO3=Ca(HCO3)2.②Ca(HCO3)2CaCO3↓+H2O+CO2↑,则②的化学反应属于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BaCl2是一种有毒的盐,误食了BaCl2可用下列哪种物质作解毒剂(  )
A.AgClB.MgSO4C.Na2SO4D.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XYZW
反应前质量(g)20m1614
反应后质量(g)466050
A.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是1:4
C.m的数值为64D.参加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是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其组成,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填写化学式).
(2)请你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2NaCl+BaCO3↓.
(3)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氢氧化钠
猜想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X溶液观察到现象A
【收集证据】
①若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X溶液为稀盐酸,则猜想Ⅱ不成立.
②若现象A是有白色沉淀生成,X溶液为氯化钡;取反应后的上层清夜,测定其pH,当pH>7(选填“>”或“<”或“=”),则猜想Ⅲ成立.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依据设计的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白色粉末的组成.
【实验反思】实验中需滴加足量X溶液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反应充分,避免对后续试验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人盛有20 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人试管,加人一定量的稀盐酸(稀硫酸或稀H2SO4或稀HCl) 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小丽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
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
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今年人大、政协两会“低碳经济”称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1)发展“低碳经济”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主要指石油、天然气和煤.任何一种化石燃料燃烧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2)我省原煤产量占全国的50%.原煤含硫较高,使用含硫量高的原煤作燃料,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酸雨;与煤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与“低碳经济”相对应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请你写出一条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习惯随手关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连续的喷水降温之后,福岛核电站外壳的温度有了显著的降低,降低的过程意味着(  )
A.分子运动加剧B.水的蒸发停止C.水的内能减少D.可能水正在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