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见的物质:①空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一氧化碳 ⑤水.根据内容填空 (填序号)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
 
中毒.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一氧化碳的毒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冬天燃煤取暖时,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过多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因此应注意室内通风.
故填:①;③④⑤;煤气.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也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KClO3制取收集氧气实验中,应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槽
B、CO还原CuO时应先加热,后通入CO
C、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盛水,后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D、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润湿试纸,后把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p点表示
 

(2)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B中混有少量的A,要得到较纯净的B,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
(4)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学生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3)小亮是一位很有研究精神的学生,他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D
 
 乙
 

(2)写出A→甲+B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明按如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2)实验二: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如图2进行两步实验,即可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其方案可行吗?
 
(填“可行”或“不可行”).
a.试管①中现象是
 

b.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图3所示).请回答:
a.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
 
试管内的铜片.(填“①”、“②”或“③”)
b.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补充实验,如图4所示的实验,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V1 mL 3.65% 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2中V1=0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
 
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
 
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名称是
 
,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天然气泄漏后极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为防止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事故,可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应安装在厨房灶具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理由是:
 

(3)若晚上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做的事情是
 
.(只写一点注意事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