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地,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1)将少量A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水在这里可称作②(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剂    ③溶质
(2)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填“>”“<”或“=”),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后,所得A、B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填“>”“<”或“=”).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B(填字母序号).
(4)t2℃时,将30gA物质如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20g.
(5)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所测溶液的pH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6)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7)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分析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显碱性的溶液稀释时,碱性减弱;
移走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都可以灭火;
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 解:(1)将少量A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水在这里可称作溶剂.
故填:②.
(2)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并且溶解度相等,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后,A能够继续溶解,质量分数增大,B物质析出一部分,质量分数减小,因此所得A、B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大于B.
故填:=;>.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B.
故填:B.
(4)t2℃时,A的溶解度是20g,将30gA物质如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够溶解20g,所得溶液质量为:100g+20g=120g.
故填:120.
(5)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因此所测溶液的pH偏小.
故填:偏小.
(6)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故填: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7)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可以杀灭细菌.
故填:加热煮沸.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天然气燃烧
B.
铜器锈蚀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我县各学区都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某学区竞赛题目之一是“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14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④.
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       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2)B中仪器a的名称是量筒.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3)配制溶液时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液体体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E中的水变为红色,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⑤⑥④(填序号).
(5)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NH4).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取出的集气瓶应倒(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空气中所含体积分数最多的物质是N2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描述如何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
(2)写出一个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表回答有关问题:

(1)同一周期(同一横排)元素的原子序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2)第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有CO和CO2
(3)第3周期第IA族 元素的原子与17号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4)查得资料: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族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
A.Li和Na      B.C和N      C.B和Mg     D.F和Ar
(5)氧气与第15号元素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以下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N;②NO;③CO2;④NH4+;⑤N2;⑥Ne;⑦Na;⑧H2O;⑨O2-;⑩Na+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⑦⑩.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①⑥⑦.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②③⑤⑧.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④⑨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