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
A.FeS B.Fe2S3 C.FeO D.FeS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尚志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B. 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D. 电解水:两电极上均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统一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温度为_____℃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4)要配制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统一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及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
B | CO2 | HCl |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
C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D | CuO | Cu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D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科学家 | B.化学与健康 |
①我国制碱先驱是侯德榜 ②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拉瓦锡发现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环境 |
①闻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②进入未知溶洞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 ③福尔马林浸泡的海产品,严禁食用! |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