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
(2)乙是一种氧化物,吸水后可变成丁.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检验其还有无干燥效果的化学原理是CaO+H2O=Ca(OH)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如图1,方框中相应微粒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中丙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人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发现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此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有3种.

分析 (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4)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和水分析回答;
②根据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检验其还有无干燥效果的化学原理是:CaO+H2O=Ca(OH)2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
,方框中相应微粒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中丙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1×4):16×2=1:2..
(4)①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是由上述中的元素组成的,所以,丁物质是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②由题意可知,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发现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则碳酸钠、氢氧化钙完全反应,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的NaCl、CaCl2
故答为:
(1)Na2CO3
(2)CaO+H2O=Ca(OH)2
(3)H2O; 1:2;
(4)①CO2+Ca(OH)2═CaCO3↓+H2O;②3.

点评 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就至关重要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 mLB.肯定小于6 mL
C.肯定等于6 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22       化合反应
C.实验室制取氢气:Fe+2HCl═FeCl2+H2               置换反应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知道表示哪些意义?
(1)表示偏二甲肼这种物质;
(2)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3)一个偏二甲肼分子;
(4)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洗涤有油污的物品,Na2CO3溶液要比水的去油污效果好.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请回答:
(1)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具体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
(2)发现碳酸钠溶液的碱性 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实验步骤来研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弱和溶液温度、浓度变化的关系.请简要写出第二、三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所涉及的仪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的Na2CO3溶液;
第二步在溶液温度相同时分别测试这几种溶液的pH;
第三步:对每一种溶液分别测试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pH;
第四步: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B物质的俗称是熟石灰;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A、B、C的化学式:ANaHCO3,BNaCl,CH2O.
(2)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氧化物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
B物质溶解度/g3235404555
(1)请根据如表数据在图上绘制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3)若要从A的溶液中提取A物质,小明同学认为要用蒸发溶剂水的方法;小娟同学认为要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你认为小娟同学的方法合理.
(4)40℃时,将50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不充分燃烧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要求煤炭粉碎后燃烧,其科学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2)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3)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