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除了红磷外,下列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是(  )
A.CuB.FeC.SD.木炭

分析 A、铜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在空气中加热吸收氧气,且产物是固体.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硫磺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是气体;
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是气体.

解答 解:A、铜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铜能在空气中加热消耗氧气,且产物是固体,可根据装置中气体减少的体积来分析.故正确.
B、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C、硫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不正确;
D、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所选取的最佳药品,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测定的需要将反应物一一分析,判定最佳方案.此题能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A析出.
(4)要使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5)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的方法.
(6)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B(填“>”“=”“<”)
(7)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B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B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是C,析出晶体最多是A.
(9)把t2℃时14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122.5g
(10)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1)若A是KCl,则A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填符号)K+、Cl-
(12)其中,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是C.
(1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D.通过低温,高压时可使氧气液化为淡蓝色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B,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CaCO3+2HCl═CaCl2+H2O+CO2↑;
(2)氧气的收集方法是C或E,若收到较纯净的氧气,制备与收集装置是BE;
(3)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C,检验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4)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化铵+氢氧化钙$\stackrel{加热}{→}$氯化钙+水+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克/L,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所用的发生装置是A;
②收集氨气的方法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着火点低于其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2)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3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打火石是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成分,请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
2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3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该金属一定是镁
【分析思考】
(1)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因为: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有红色固体析出.
(2)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Mg+CuSO4=Mg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面是小兰同学书写的五个化学方程式.(填序号)
①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②2P2+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③H2O2$\frac{\underline{\;MnO_2\;}}{\;}$H2O+O2
④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⑤2KMnO4═K2MnO4+MnO2↓+O2
其中,化学式写错的有②;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③;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⑤;“↑”“↓”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①③⑤,无任何错误的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