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分析 (1)根据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首先确定出在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在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比较溶液中溶剂的多少;然后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出降温至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溶液状态的变化及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
(2)①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解答;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
解答 解:(1)①由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B
②A、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比较出它们原来的溶剂的多少即可;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即等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则溶剂甲<乙,故B正确;
C、由于甲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会减小,而乙的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降温后溶液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
D、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乙溶液已经不再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
故选:BD.
(2)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7.3g氯化钠,100g水中最多溶解55.2g氯化铵,所以形成的溶液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是:NaCl;
②把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故选:C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冲 | |
B. |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立即端下油锅 | |
C.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D. |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 2Fe+3CO2 | B. | 3CO+Fe2O3═2Fe+3CO2 | ||
C. | 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 Fe+CO2 | D. | CO+Fe2O3═Fe+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
B. | 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 |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
D.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