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和一种暗紫色的药品,还有下列仪器及棉花、火柴等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沁馨同学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②长颈漏斗(填名称).
(2)若用图A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产生现象原因是①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消耗瓶内的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②塑料瓶变瘪;又因为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或CO2+H2O=H2CO3),
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④变红.

(3)连接仪器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B所示,①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检查原因,如塞紧橡胶塞或②更换橡皮塞,直至装置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4)写出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的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②将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C补充完整.

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A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紫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或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连接仪器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B所示,用手紧握试管,更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检查原因,如塞紧橡胶塞或换橡皮塞,直至装置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解答 解:(1)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⑦⑧;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②⑦⑧;②长颈漏斗;
(2)图A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紫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或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故答案为:①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②塑料瓶变瘪;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或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④变红.
(3)连接仪器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B所示,用手紧握试管,更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要仔细检查原因,如塞紧橡胶塞或换橡皮塞,直至装置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故答案为:①用手紧握试管;②更换橡皮塞(或更换胶皮导管等合理即可);
(4)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①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②见右图参照中考的评分标准 (发生装置(1分),收集装置(1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下列各组中物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Fe(过量)、KNO3、CuSO4B.Fe(过量)、Cu(NO32、AgNO3
C.Zn、NaCl、CuCl2(过量)D.Cu(过量)、Fe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贝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图示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小贝认为实验成功,你认为小贝的实验设计合理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氧气能供给呼吸.
(2)氮气常用于生产氮肥,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B.
A.KCl            B.NH4HCO3      C.Ca(H2PO42
(3)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其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紫琦过生日时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她许下心愿吹灭蜡烛后,蜡烛竟又重新燃烧,反复几次,蜡烛总能灭而复燃.同学们将蜡烛剥开发现: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一根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
【提出问题】该金属丝是什么?它的存在是不是蜡烛灭而复燃的原因?
【初步探究】蜡烛为什么会灭而复燃?
【资料一】蜡烛的棉芯里藏有一些金属,当蜡烛燃烧时,棉芯里的金属被熔化的石蜡包裹起来,由于隔绝了氧气,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熄灭后,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可以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实验反思】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产生的,紫琦认为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
【资料二】蜡烛内的金属是Mg、Fe或Cu中的一种.
【深入探究】这种蜡烛芯内的金属是Mg、Fe或Cu中的哪一种?
【猜想与假设】(1)根据已有的知识大家一致认为,该金属不可能是Fe和Cu,
其原因是:①铜是紫红色的,不是银白色的;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同学们一致猜想:该金属是Mg.
【查阅资料】镁可以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温度越高,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镁越多.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该金属丝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加入到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有气泡不断冒出,气体燃烧,听见爆鸣声,火焰呈淡蓝色生成的气体为_H2
(填化学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冷却后红色褪去反应生成了Mg(OH)2,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 性
【实验结论】此金属为镁,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2H2O$\frac{\underline{\;\;△\;\;}}{\;}$Mg(OH)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OH、Ba(OH)2、BaCO3、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F的化学式是NH3
(2)写出步骤①中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3)在溶液C和溶液G中,一定都存在的阴离子是Cl(写离子符号).
(4)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2种;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OH、Ba(OH)2(写化学式),若要进一步推理其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用试管取少量溶液D,向其中加入适量Na2SO4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Ba(OH)2,可能有NaOH;若无明显现象,则混合物A中一定没有Ba(OH)2,一定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现有H、N、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气体O2;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③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NO2;      
④常用作食品干燥剂CaO.
(2)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①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 ),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
得2个分子葡萄糖.
②琥珀酸亚铁由4种元素组成;成人每天一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0.03克.(琥珀酸亚铁相对分子质量为172,保留到0.01克)
③丁二酸钠(Na2C4H4O4)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沉淀和另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4H4O4+FeSO4═FeC4H4O4↓+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  ⑤某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可适量施用尿素  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A.①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从Fe、O2、CO2、盐酸、CaCO3、NaOH溶液、AgNO3溶液中选取物质进行反应,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由非金属氧化物参加的反应.
(3)生成白色固体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