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取1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1%。 【解析】 根据消耗的硫酸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设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98 142 10g×9.8% (10g+10g)x x=7.1%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评估 题型:填空题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后果是____.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 

可能打破试管 腐蚀标签 污染别的试剂 可能发生火灾 【解析】 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根据取用块状或大颗粒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可知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试管破裂;(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残留的药液会腐蚀标签;(3)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试剂交叉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B 【解析】 “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中的“铁”、“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C、是葡萄糖经催化氧化生成酒精,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D、是绿色植物在叶绿素存在和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这些变化都生成了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器生锈 B. 燃放烟花 C. 汽油挥发 D. 食物变质

C 【解析】 试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铁器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燃放烟花是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汽油挥发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食物变质是物质的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乙是_____(填化学式),甲转化成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C或O2CO2+C2COH2O置换反应 【解析】 根据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所以丙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或氧气;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丙是氢气,乙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水,甲是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NaCl

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D

KCl

MnO2

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潮阳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题文)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1)钠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让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如果预先在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液体颜色变为______色。

(3)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猜想这是因为钠和氢气燃烧需要____。

(4)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____。

钠+水氢氧化钠+氢气红氧气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解析】 (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钠+水氢氧化钠+氢气; (2)钠与水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故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为红色; (3)第2个实验中钠在水和煤油之间,在二者的界面处产生的氢气和钠不能与氧气接触,故不能燃烧,故说明钠和氢气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4)钠的密度比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A. 100mL 54.35mL B. 100mL 55.5mL

C. 250mL 54.35mL D. 250mL 55.5mL

B 【解析】 析:用浓溶液来配制稀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析】 由于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00g×20%/ =55.5mL,由于需量取55.5mL,应选择量程与之接近的量筒,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