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为了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含量,称取2.00g该样品,加热,收集产生的氧气,在该条件下测得的氧气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2KCIO3==2KCl+3O2↑
②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0g/L
③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精确到0.1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有火焰
B.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烧烤类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有严重危害。
(1)木炭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能;烧烤时人们常用扇子扇火使火更旺,原理是__;
(2)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苯并芘(C20H12),附着于食物表面。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边饮酒边吃烧烤更易致癌。打开瓶酒即可闻到酒味,其微观原因是_____;在人体内,酒精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露天烧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烧烤结束时,用水将燃着的木炭浇灭,原理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金原子①反应微观模型中,有_________种单质分子。
②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③金原子对_______(填“CO”或“H2O")起吸催化作用。
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下图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___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总在不断运动 ,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甲一浓氨水 乙一石蕊溶液 B. 甲一浓氨水 乙一酚酞溶液
C. 甲一浓盐酸 乙一酚酞溶液 D. 甲一浓盐酸 乙一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是生成物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该反应中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用正确的试剂成功探究出了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可以选择Ca(OH)2溶液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 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 溶液B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