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当玉米粒加热至204℃时转变为爆米花,体积膨胀了好几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玉米粒里的各种分子变大了
B.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分子可能有发生化学变化
D.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以ZnGa2O4作催化材料,可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材料 B. 对碳的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C. 含有2个氧分子 D. Ga、O元素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
(2)铜离子(Cu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4)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2(OH)2CO3)。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选填实验编号甲、乙、丙、丁)
(5)某兴趣小组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①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Ⅳ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____(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_______(答一点)。
(拓展探究)在方案一中,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克氧化铜,用CO还原,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Ⅱ.Cu2O+H2SO4(稀)=Cu+CuSO4+H2O
他们分析推断:
④一致认为_______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肯定含有Cu2O;
⑤用CO还原4克CuO得到红色固体a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⑥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
(6)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3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表。试求: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4 | m | 0.02 |
①m=____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③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④在坐标系中画出生成氢气总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 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
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 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B. 在空气敞口放置的一瓶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O②Fe③Fe 2+④H2O⑤NaCl
A. ③表示铁离子 B. 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②④
C. 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①②④⑤ D. ⑤表示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工业上制取TiO2的某步反应是:2FeTiO3+7Cl2+3C=2X+2FeCl3+3CO2,则X的化学式是
A. TiCI2 B. TiO2 C. TiCl4 D. 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