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B. 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C. 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D.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C 【解析】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必须进行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A正确;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暴沸,B正确;实验室中很多药品都不能进行品尝,禁止口尝药品,防止中毒,所以C错误;加热固体必须先进行预热,再进行集中加热,D正确;所以答案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2物质的变化每课一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明镁带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镁条表面发黑 B. 镁条呈银白色 C. 镁条是固体 D. 镁条很软
A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镁条表面发黑能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C、D、镁条呈银白色、镁条是固体、镁条很软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和硬度,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_。
(2)用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
(3)若选择B、F作为气体的制取装置,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锥形瓶;集气瓶。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检查装置气密性;b。 【解析】 (1)仪器①是锥形瓶,仪器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实验药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3)在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装置E收集氧气,气体应该短导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铜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D 【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错误;B、铜片和稀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气体,描述错误;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描述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描述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②2个氮原子_________③2个水分子______④铵根离子________
⑤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3CH4”中“4”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高锰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__。
K2N2H2ONH4+Cl2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7MnO4﹣ 【解析】 (1)①钾元素的元素符号是K;②原子直接由元素符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原子时,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数量,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若要表示多个水分子,在水的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水分子的个数,故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④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C 【解析】 试题从图示看:乙中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甲、和两个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和一个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B 【解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与俗称来分析解答。 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所以“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两种。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B.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C.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D.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C 【解析】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太阳提供热量使水分温度升高,加快水分子运动速率,正确;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正确;C、水烧开后水分子运动程度剧烈,动能变大,将壶盖顶开,错误;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分子种类变化,正确。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