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分离下列混合物时,应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操作的是_________,应按热水溶解、降温、过滤的顺序操作的是_________.

A.硝酸钾和氯化钠

B.碳酸钠和碳酸钙

C.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D.乙醇和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从海水中可得到大量粗盐.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A.用天平称量氯化钠,应先调零,然后垫称量纸称取氯化钠
B.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给试管内的液体试剂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用排水集气法,进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
(2)从左至右的操作分别是:取药品(称量),溶解,过滤以及
蒸发
蒸发
,这四个操作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是
过滤操作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过滤操作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3)下列混合物能通过过滤来分离的是
D
D

A. 大理石与铁粉     B. 蔗糖与水
C. CuSO4与NaOH     D. KCl与MnO2
(4)若需量取9.8mL水,应选用
10mL
10mL
(填10mL或20mL)规格的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如果最后读数时俯视刻度,则实际量取到的水的体积将
 9.8mL(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些实验探究活动:(一)制取氧气,(二)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并验证分子的性质.
【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确定实验方案.
查获如下信息:H2O2、KClO3、KMnO4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O2,其中过H2O2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O2;KClO3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KMnO4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MnO2能加速H2O2、KClO3二种物质的分解,可重复使用.NO2气体可以通过Cu和浓HNO3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得到.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实验探究】组装仪器,进行实验,整理用品.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反思总结】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操作是否简便或是否环保等
操作是否简便或是否环保等
(只要写出一个、下同),若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2)若用最低成本制取一瓶较纯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BC
BC
(填写字母代号);实验装置组装后首先应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完毕后,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主要实验操作是
过滤
过滤

(3)制取一瓶红综色的NO2气体,并用NO2气体来探究分子的性质.
①实验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制取NO2用B装置,收集NO2只能用F装置.请推测NO2可能具有的性质: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写一个物理性质)、
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
(写一个化学性质);
②用图中G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时,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瓶气体颜色相同.则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宝山区一模)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C>A=B
C>A=B

(2)在t2℃时,分别配制等质量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A
等于
等于
C(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t4℃时,将100克A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会有
8
8
克A物质析出.
(4)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分离该混合物的方法为:
降温结晶
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时,应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操作的是


  1. A.
    氢氧化钙和氯化钠
  2. B.
    碳酸钠和碳酸钙
  3. C.
    炭粉和氧化铜
  4. D.
    酒精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