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玻璃破碎D.苹果榨汁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B.
木条遇浓硫酸变黑
C.
氢氧化钠潮解
D.
鲜花变色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镁条可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丝也可在空气中燃烧
B.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C.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⑤KNO3、NH4H2PO4均是复合肥;⑥Ca、Fe、Zn、I、Na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④⑤C.③⑤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锌、氢气、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硫酸铜、稀盐酸、氧化铜.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把上述物质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反应从A到G发生.其中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1)氢氧化钠放在位置B上(填字母).
(2)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此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当G换成另一种同类物质时,反应可以从G→A发生.它是C(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是(  )
A.颜色B.状态C.溶解性D.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硒、铁指的是(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若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选用的药品应该为高锰酸钾.
(3)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c→d→b→a→e(填字母),装置中的物质X是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方法分类,则应将实验中的A与C(填B、C、D),归为一类,依据A与C实验都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
         A          B        C         D
(2)“炔”代表的是一类有机物,其中乙炔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炔烃的书写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丙炔C3H4,丁炔C4H6,根据以上规律写出戊炔的化学式C5H8,戊炔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