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3)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5)利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应该是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
故填:锥形瓶.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若看到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已经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进一步说明B中的稀盐酸进入C中,则B中应看到的现象是稀盐酸液面下降,通过导管进入C中.
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稀盐酸液面下降,通过导管进入C中.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E装置来收集剩余的二氧化碳,则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5)①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②所需NaCl的质量为:50g×15%=7.5g;
③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偏低.
故填:②;7.5;偏低.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柠檬汁 | 肥皂水 | 食盐水 | 雪碧 |
pH | 1.5 | 8.8 | 7.0 | 4.5 |
A. | 食盐水 | B. | 肥皂水 | C. | 柠檬汁 | D. | 雪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滴管甲 | 烧杯丙 | 滴管乙 | 烧杯丁 |
A | 双氧水 | 二氧化锰 | 水 | 氢氧化钠 |
B | 盐酸 | 镁 | 盐酸 | 碳酸钠 |
C | 水 | 氢氧化钠 | 水 | 硝酸铵 |
D | 水 | 氧化钙 | 盐酸 | 镁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H2O+CaCO3=Ca(HCO3)2 化合反应 | |
B. |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分解反应 | |
C. | CO+CuO $\frac{\underline{\;\;△\;\;}}{\;}$Cu+CO2 置换反应 | |
D. | Ba(OH)2+2HCl═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 |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 ||
C. | 含有76个碳原子 | D. | 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